滤线栅板分向焦面和背焦面,向焦面即向着X射线管焦点的一面,也叫“入射面”。在向焦面有X线管标记或注明,并标有明显的中心线。使用时向焦面一定要朝向X线管方向。同时,在面板的右下角位置必须标明滤线栅的焦距、栅比和栅密度等技术参数,以指示其内部性能。
使用滤线栅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:
1.管电压补偿
由于滤线栅的主要组成材料是铅箔条,它既阻挡了散射线,又不可避免地阻挡了一部分原发射线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像的清晰程度,因此在摄影时较不用滤线栅要适当增加曝光条件,即通过增加管电压来提高X射线的穿透能力,以达到补偿的目的。具体补偿数据应结合临床使用获得。
一般情况下,低密滤线栅适用低kV的管电压;高密的适用高kV的管电压。
2.焦点偏离和焦距不符的影响
会聚滤线栅的铅条都是向焦排列,摄影时会聚线应和X线管焦点重合,这样使得原发射线与铅条平行,可以顺利穿过,而散射线方向是随机的,很少与铅条方向相一致,所以绝大部分被铅条吸收,取得的影像清晰度较好。若X线管焦点和滤线栅会聚线产生偏离,或滤线栅不安置在规定的焦距上,必然会产生原发射线损失,其损失的百分比与偏离量大小及焦距差值大小成正比关系,同时与滤线栅的栅比有直接倍数关系。所以滤线栅应尽可能放置在所要求的位置上。但实际在临床使用时,有些偏离是不可避免的,所以对滤线栅的偏离有一个规定。
a.中心偏离应尽可能避免。在静止滤线栅的场合,应做到没有偏
离;使用活动滤线栅时,必然会出现中心偏离,但偏离量应设计得尽量小。
b.有些场合下,根据被照部位的不同,需要改变焦点到球馆的距
离,但滤线栅不可能频繁更换,所以只能规定一个焦距变化许可范围。一般规定,球馆距的改变应不大于或小于滤线栅极限距离。所以,滤线栅上标明的焦距,是名义焦距,实际可使用的焦距有一定的范围。